首页

日本小刚流浪记全集

时间:2025-05-29 19:12:46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46841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鄱阳湖南矶湿地冬候鸟开始集结北迁

“若要夏天过得好,烧烤绝对少不了。”在新疆,这句话成了人们夏日生活的真实写照。纯正的羊肉三分肥七分瘦,经过洋葱、蛋清几个小时腌制,再肥瘦搭配地穿在细铁签子或红柳枝上,以炭火精心烤制,肉香扑鼻。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举行

近几年,王飞腾在工作之余辗转于上海、深圳、香港等地,为中小学生讲述给冰川“盖被子”的故事。王飞腾的“穿针引线”取得了进展,今年4月,由达古冰川管理局、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以及香港纬利公司三方共同发起的“让冰川退烧”研学活动在达古冰川开展,香港百余名学生及家长在达古冰川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冰川地质等方面的研学。

广州进入国庆假期返程高峰 交通部门保障客运秩序

进展7:气象服务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2.4分。“中国天气”网站(www.weather.com.cn)累计页面浏览量较2022年增长35%,达到397亿人次。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全年发布预警信息42万条,公众覆盖率98.8%。气象与公安、交通部门联合开展218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工作,据统计,已优化路段因恶劣天气导致的交通事故同比下降约50%,综合效益达43亿元。

优合集团亮相链博会 发布全球优顶特产业网APP

在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大孩诈骗小孩”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先是在各大社交网站注册账号,并用网上下载的假民警照片作为头像,之后在海量用户中筛选合适目标,确定后利用“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的话术恐吓受害人,将受害人拉进群聊中让其发红包,直到将对方账户里的钱骗干净。

水利行业首次获批筹建国家专业计量站

杜正贤提出,考古挖掘现场也是“寻宝”的一个重要内容,“考古挖掘过程可以适当地向社会公众开放,让公众能够亲身感受到考古工作的精心与细致,以及发现文物的乐趣”。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